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在国外如何?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分析,对国内外的精神赔偿制度进行分析。
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新通过了侵权责任法,该法第22条明确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再过半年,侵权责任法就要正式实施了,未雨绸缪,国外的做法或许可以提供一些借鉴。
公众翘首企盼的“精神损害赔偿”入法,彰显了我国对公民人格、精神财富的重视和保护。
侵权责任法将于2010年7月1日施行。不过,值得关注的是,侵权责任法把赔偿范围严格限制在侵害人身权益方面,并不包含财产权益。同时,该法条规定得很原则、很概括,对究竟什么是严重精神损害、要不要赔、赔多少、怎么算的问题却还有些“语焉不详”。要让法条上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落地”,真正成为老百姓维权的有力武器,恐怕还需要最高人民法院作出具体的司法解释。在这方面,国外立法对精神损害赔偿有一些制度化的安排,或许可以对我国有所借鉴。
抚慰金的“德国血统”
在大陆法系国家,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源自古罗马法时期的“侮辱估价之诉”。随着近现代人格权越来越受到重视和保护,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从无到有,从依附于人格权制度逐步向独立的法律制度迈进。早在1961年,一名叫勒迪斯昂的法国男子和七岁的儿子被某行政机关的卡车撞死,其妻以本人和三个未成年孩子的监护人名义要求赔偿,首次提出精神赔偿的请求,法院判决该行政机关付给勒迪斯昂的妻子精神损害赔偿费一千法郎,旨在给予抚慰,以减轻死者家属感情上的痛苦。此案为后来的精神损害赔偿立法奠定了基础,并相继为各国的立法所肯定。
德国民法典规定了“抚慰金”制度,即在侵害身体、健康以及剥夺自由的情形下,受害人可由于非财产损害而请求合理的金钱赔偿。2002年,德国议会通过修改损害赔偿法,将抚慰金请求权的适用范围从传统的民事侵权领域还扩展到合同法和危险责任之中。不过,德国法秉承着本国民族一贯保守、严谨的“血统”,对扩大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还是比较谨慎的,法律的改进也是有限的,调整后所保护的人格利益并没有太多的变化,没有改变精神损害赔偿作为侵害人身权、财产权或债权救济制度的传统地位。
独立的“精神诉求”
英美法系国家与大陆法系国家在强化公民精神权益保护、扩大精神损害赔偿范围方面都是共同的。比较而言,前者显然比后者走得更远。在美国,法院最初并不承认精神损害,只是把它看作是身体伤害的附属物,也不提供独立的法律保护。逐渐地,故意的极端侮辱行为所造成的精神损害可作为独立的诉因。再到后来,即使没有身体伤害、甚至是身体接触的精神损害也可提起独立诉求。如一位美国家庭妇女状告某足球俱乐部夺走了她的“球迷”丈夫,而法院判决支持了原告精神赔偿的请求,此案的处理结果在我们看来未免太夸张了一些,但这位美国家庭妇女认为是一种正当的诉求和权利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