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专题(一)医德、刻板成见与信任
本文系转载文章,在《医疗事故专题》中,本网成都律师将对目前医疗事故的相关问题进行阐述和评论。见此文《医德、刻板成见与信任》,本网成都律师欲借此阐述自己的观点。若《医德、刻板成见与信任》之知识产权人认为本转载行为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您及时和本网成都律师取得联系,本网成都律师定当及时妥善处理。
口水威 文/周睿鸣
《天下无贼》中,黎叔教导我们: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可我不这么想。窃以为,在中华民族正走向伟大复兴的时候,最奇货可居的玩意儿,是信任。
上周,在东莞,3岁的小茹在自家农庄鱼池里淹溺。送院仅7分钟,院方宣布:小可爱离开了这个世界。家属称,抢救时的心电图显示,小茹仍有心跳。家属怀疑,施救草草结束皆因医生未得“红包”(11月4日《广州日报·东莞新闻》AⅡ3版)。没红包,不施救,您是相信呢,还是不相信呢?
我注意到院方的说法:小茹送院前已经回天乏术,而仍有波纹的心电图乃急救人员按压小茹胸腔产生。对于这种回应,您是不相信呢,还是相信呢?
据我所知,这家医院早前曾因产妇欠款而藏匿新生儿,向家属谎称“孩子已送福利院”,直等警方来到才“完璧归赵”(10月27日《广州日报·东莞新闻》A21版)。我的左心房以为,这家医院接连两个星期惹来病患投诉,“众矢之的”一词送给它再合适不过;但我的右心房又不断地拉扯着我,是不是该同情一下这个倒霉催的?
之所以动了恻隐之心,恕我直言:作为记者,我的职责是悉听各方观点,让事实摊在阳光下,接受世人的检验。我相信的是理性,而非激情。我这样做,实在是因为现如今维持良好的医患关系难于上青天。
信任这东西,堆砌起来麻烦,摧毁起来却何其迅速。又是谁摧毁了信任?一个巴掌拍不响,医患双方都有份。
先说医方。虽然结清欠费是消费者的义务,但如果是故意把父母拉进与新生儿“捉迷藏”的游戏中,怎么看怎么像黄世仁再世,非得抢了杨白劳的喜儿才算抵债,越品味越觉得,若是为了达成一个正当的目的走上一条歪把子路,委实欠妥。
再说患方。在医学的范畴内,诊断入院前的小茹已经死亡属轻而易举,认定那心电图上的几幅波纹系按压所致乃易如反掌。有了科学,得出一个客观公正的结论并非难事。但为什么不呢?我用一个陌生的词汇来解释。
要介绍给各位的词叫“刻板印象”——说通俗点就和成见差不多。你总是说不清,为何别人做了100件好事你都记不住;你总是说不清,为何别人只做了1件坏事就念念不忘。刻板印象一旦形成,若不客观理解,很难加以改变。更悲催的是,刻板印象大多数是负面且先入为主。
无德无良的医生你可能这辈子都遇不上一个,但你总听说过吧?所以,你会张冠李戴怀疑在先,肯定在后。虽然,个人与群体的功过是非并不能因区区一件事而盖棺定论,然而事实上,刻板印象的威力就在于此。
总的说来,双方在是非中攫取的都是自己的利益,弥补自己的损失,而忽略了公平与正义。我以为,这两件事情都可以回到正常的轨道上解决:既然被欠了费的医院已经报了3次警,那么可以继续让警察叔叔千里寻人;既然失去亲人的家属手握自认为有力的证据,那么可以报告卫生部门介入彻查。
我们身处一个发展的时代,变化无从触摸,阵痛却能时时感知。每个行业、每个群体都有自己心头的一分痛楚,它可以孳生怨念,甚至是报复,最怕的即是将这样的情感转嫁给无辜的人。
有了痛处是可以喊出来的,但要对症下药。医生多一分人道与医德,患者多一分冷静与理性,十分必要——毕竟,咱们谁都伤不起。